close

 

今天4月1日,除了是成年以後大家都懶得想辦法戲弄他人的愚人節,同時也是義大利鋼琴家、作曲家布索尼(Ferruccio Benvenuto Busoni,圖右)的誕辰,以及美國繁音拍子鋼琴家、作曲家卓普林(Scott Joplin,圖左)的忌日。

布索尼(Ferruccio Benvenuto Busoni ,1866-1924)於1866年4月1日生於恩波利,1924年7月24日卒於柏林。父親是單簧管演奏家,母親是鋼琴家。幼年受父母的音樂教育,8歲公開演奏,9歲時獲得Artur Rubinstein的稱讚。他不僅是一位卓越的鋼琴演奏家,同時也是一位富於理智的作品解釋者。他音樂創作的最佳領域是鋼琴作品,創作中最動人的作品是1890~1905年間作的《小提琴奏鳴曲》、《喜劇序曲》等,為鋼琴和樂隊而寫的《鋼琴協奏曲》和《印第安幻想曲》很有氣魄;未完成的歌劇《浮士德博士》(最後由他的弟子完成)是他一生經驗的總結。他的晚期作品《小奏鳴曲》很有特色。他寫的一些反對浪漫主義、印像主義、表現主義的文章,為新古典主義打下理論基礎,代表性著作是《新音樂美學概要》(1907)。


Ferruccio Benvenuto Busoni -Nuit De Noel (1883)


Ferruccio Benvenuto Busoni -Piano Sonata (1883)

要說史考特喬普林(Scott Joplin)前得先提「繁音拍子」。「繁音拍子」英文為Ragtime簡稱Rag,即「繁音拍子」,或「散拍音樂」,是音樂裡的混血兒,更是爵士樂的前身。”Ragtime”這個名詞,是由意指「破碎」的”Rag”,和表示「節拍」的”Time”二字組合而成的,也就是「破碎的節拍」。

「散拍音樂」在十九世紀後半段開始流行,活躍於美國南方的克里奧人鋼琴手,在紐奧良市的風月場所或是密西西比河的蒸氣船上,用源自非洲的切分音節拍,演奏歐洲古典音樂和進行曲等作品。這樣一來,輕重不定的節奏轉換,將古典音樂原本嚴謹的架構一下子打亂,感覺就像是在開古典音樂的玩笑,也因此有了”Ragtime”這個說法。

出生於1868年11月24日的史考特喬普林(Scott Joplin, 1868-1917)是將繁音拍子(Ragtime,又稱散拍)發揚光大的最大貢獻者,同時他也成功的扭轉了繁音拍子粗製濫造的形象。1899年,他發表「楓葉雷格」(Maple Leaf Rag)而聲名大譟;之後持續為繁音拍子注入新意,讓具有類似奏鳴曲三段體結構的傳統鋼琴雷格呈現更精緻優雅的面貌;他還曾經寫過Ragtime歌劇,提出繁音拍子的另一種可能形式。猶如史特勞斯家族對於維也納式圓舞曲的貢獻,揭開繁音拍子黃金期序幕的喬普林,贏得了「繁音拍子之王」(King of Ragtime)雅號。

喬普林的音樂也在好一些電影中出現,其中最有名的是the sting(刺激,1973),片中paul new摸鼻子時配上The Entertainer最為人稱道。雖然喬普林在繁音拍子音樂上有卓越成就,但他的黑人身份及許多人對繁音拍子的偏見與誤解,使得喬普的定位在藝人與藝術家之間搖擺不定,在音樂史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所幸隨著時間的沉澱,越來越多的人能捐棄成見,冷靜地欣賞、看待此種獨具一格的藝術。


Scott Joplin - The Entertainer (這首已經耳熟能詳得幾乎每個人一聽都會哦~的曲子)


Scott Joplin - Maple leaf rag

 

這個愚人節,Busoni  and Joplin, Thank you for the music。

(資料整理自網路。影片來自youtub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