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know you're a tango junkie when...(1) 你知道你已成為探戈重度患者,當你…(一)」 請點這裡
「You know you're a tango junkie when...(2) 你知道你已成為探戈重度患者,當你…(二)」 請點這裡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y Melo & Jennifer Bratt的網站上有一個很有趣的欄目,叫做馬蕾瓦夫人信箱(Ask Maleva: A Tango Advice Column)。除了解決探戈技巧的疑難雜症,也有讀者來信問一些私人問題。前幾天看到一篇叫The Beginner's Crush的文章,有舞友把它翻譯成中文,我覺得非常值得一看。中文譯文點這裡,英文原文點這裡

The Beginner's Crush,初學者的愛戀,其實我覺得更恰當的說法是The Beginner's illusion,初學者的幻覺。我在這方面太有經驗了哈哈。在接觸探戈之前,我跳的是拉丁、國標、鋼管舞,還有一些clubdance如hustle、nightclub 2 step等等。學舞時免不了對班上長得不錯舞跳得很好的男生心生好感,記憶猶新的是跳倫巴時,有個身材高佻五官俊秀的男子陪我練figure 8,雙掌密合臉幾乎要貼在一起,那是我第一次在跳舞時與一個人那麼接近。加上有纏綿悱惻到不行的倫巴音樂當背景,我心跳快到一個極點,練了一下就推說累了退回原本的距離。我們的練習沒有繼續。那個美型男後來跟班上舞跳得最好的女子交往,大家樂見其成都說超登對的。

接觸探戈之後,除了繼續練鋼管舞和跳clubdance,就沒有再去上拉丁跟國標課,主要是沒辦法從老師的教法中獲得什麼,加上認識了大叔級的人父舞伴兼半個師傅彼得,一步一步把我同手同腳拉拔鞭策到尚帶得出場面。後來去俱樂部social dance,在舞池中見到當初那個曾讓我臉紅心跳的男子,很笨拙的跳著disco rock,我和很愛跳travel step的彼得飛也似的在他及舞伴身邊來回了好幾遍,心裡很莫名其妙當初為何會覺得這個人有魅力,即使他真的長得很好看。

所以當初的那種心跳心動,大概是源自於一種崇拜,或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的心理。而那種心理會逐漸消失,在你抵達某一個水準之後。那時並不見得你已經超越當初你所崇拜的那個人,而是你已經超越了當初的自己,視野已經更廣闊。就像小學時總覺得高中生好厲害哦,終於當自己也穿上高中制服時,整個人頓時變得截然不同,看見國中生經過會在心裡暗笑︰哼,國中生。然後再發現其實高中生也沒什麼了不起,開始羨慕起大學生。其實我們只是步入了另一個階段,就是這樣簡單而已。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You know you're a tango junkie when...(1) 你知道你已成為探戈重度患者,當你…(一)」 請點這裡

 

You know you're a tango junkie when.....
你知道你已成為探戈重度患者,當你…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偶然從探戈脈搏上看到的。我的天,這個太好笑了,不分享就不是Tanguera了。附上是我粗淺的翻譯,請所有探戈人自行對號入座。

 

You know you're a tango junkie when.....
你知道你已成為探戈重度患者,當你…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orazón de poeta 詩人之心
artist: Jeanette
翻譯︰薇達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or arriesgarlo是Jennifer Lopez 以及Marc Anthony第三首合作的歌曲。第一首是唱得街知巷聞的no me ames,第二首是收錄在Marc Anthony專輯的Escapémonos。除了繼續展現兩人絕佳的默契,完美的合音與深情的演繹,讓這首實際上芭樂到極點的歌變得浪漫討喜。

雖然有關兩人離婚的謠言不斷,但育有一對雙胞胎Max 和 Emme的Jennifer Lopez 及Marc Anthony,在2010年6月5日,在結婚6年之後於他們的加州豪宅,再度更新結婚誓約。雖然後來有八卦雜誌指出,知情者透露兩人只是開派對與親友同歡,沒有更新結婚誓約這回事。

附上youtube連結的官方音樂錄影帶,取材自J-Lo演唱會幕後花絮以及演唱片段。音樂錄影帶的最後,Marc Anthony隨著michael jackson的rock with you開始跳一些奇怪的舞,J-Lo吃不消大喊somebody helps me please。不過每回去pub只要live band唱rock with you我都會很嗨,所以也順便在歌詞翻譯後貼這首歌,紀念於去年6月25日過逝的michael jackson。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在Die Küche, der Kuchen oder die kühe? 廚房、蛋糕或者牛?這篇網誌中貼過這首歌。恰逢世足,這首可愛童歌其實很是應景。

來自馬里布的小奶牛(Die kleine Kuh von Malibu)是2006年,由德國阿沙芬堡(Aschaffenburg)的學生Nadine Zimmermann所演唱。那時大約一年多前,全歐洲都童心大發,童歌大賣,最知名的就是德國的小鱷魚史賴皮之歌(Schnappi, das kleine Krokodil)、以及法國的小木偶之歌( Pinocchio)等等。兒歌市場節節看漲,Nadine Zimmermann決定加入這個行列。2006年5月初,順應世界杯冠軍賽的熱潮,Nadine Zimmermann在環球唱片旗下,發行了這張名為”Muh  Muh  Muh”的單曲。

Muh  Muh  Muh的主題非常簡單。故事是說在一個位於馬力布,靠近沙灘的農場裡,住著一頭來馬里布的小奶牛,以及它的朋友,分別是小豬仔古諾(Schwein Kuno)、小烏龜多德(Schildkröte Dörte)、疊疊樂三牛組阿馬、阿力、阿布(Kälbern Ma, Li, Bu)、小鸚鵡哈里(Specht Harry)、小野兔漢斯(Hasen Hans)、小羊卡樂(Ziege Kalle)、 小燕子露啦(Schwalbe Lula)、公雞黑威(Huhn Hedwig)、小馬依果(Egon Schimmel)、小驢子依迪(Eddie Esel) 。這群小動物常常在一起踢球,有一天,小奶牛的足球鞋忽然開口問它︰嘿,你的另一隻足球鞋呢?小奶牛恐慌了,全部小動物們一起幫它找鞋。整首歌唱的就是這個找足球鞋的過程。

小奶牛及它的動物朋友寫真集一覽,最後一張照片是小奶牛、演唱者Nadine Zimmermann、以及德國歌手Bürger Lars Dietrich的合照︰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晚重聽zazie於1995年發行的專輯Zen,在專輯第五首"Je t'aime mais" 聽到Gainsbarre,即已逝法國音樂教父serge gainsbourg的小名。仔細研究歌詞加上網查資料,果真是獻給serge gainsbourg的歌曲。

Zazie的"Je t'aime mais"(我愛你,但是) ,歌名應該是效仿serge gainsbourg於1969年暢銷名曲"Je t'aime, moi non plus"(我愛你,我並不)。這首充滿性暗示的"Je t'aime, moi non plus"詳細介紹及歌詞翻譯請點這裡。回到Zazie的這首"Je t'aime mais",除了歌名,在編曲上也採用同樣的元素及類似的節奏,zazie在唱法上也大量使用氣音,以更接近serge gainsbourg的呢喃歌唱法。

被戲稱「醜得像海龜」,自大驕傲壞脾氣又任性,總是拎著一盒廉价的Gitanes酗煙酗酒,卻依然能縱橫法文樂壇呼風喚雨的serge gainsbourg,詳細介紹請點這裡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時曾問一個在發呆的同學︰你是不是有心事?同學想了一下回答︰有啊,左眼兩百度,右眼四百。我愣了一下,人家明明問你是不是有心事而不是有沒有近視。我的中文咬字是不是有含糊到這種地步啊啊啊啊啊啊。

類似的慘劇發生在剛開始學德文時。我總沒有辦法把Die Küche(廚房,陰性)、der Kuchen (蛋糕,陽性)以及 die Kühe(牛的複數型,牛的單數屬陰性,die Kuh)的發音,做一個很清楚的區別,因此常出現我明明在說蛋糕,老師卻聽成廚房;當我在說廚房,老師卻以為我在說牛的狀況。那天在溫習德文時忽然想到,假設有三個人在聊天,對話的主題是一項音似意異的東西,三個人聊得很起勁,但實際上三個人都在說不同的東西,造成大混亂多好玩。當下嗨起來丟開一切著手開始寫,越寫自己越開心,也不知道在興奮個什麼勁。

但寫完之後心想,這段對話其實不太可能發生。因為這段包括了現在式和現在完成式的對話,在其詞性既陰性陽性中性的不定冠詞(ein,類似英文的a)上,為了表達其實際意義而根據其直接受格(Akkusativ)以及間接受格( Dativ)上的變化,已經可以把廚房、蛋糕、牛區別出來。例如︰eine Küche(一個廚房),einen Kuchen(一塊蛋糕),Kühe(很多牛,複數不加冠詞),只要字尾的發音夠清楚,意思就能很清晰。所以結論是︰我的德文弱到一個極點。

我的德文老師馬克看完這段對話,脫口而出︰Ridiculous。然後很紳士的喝了一口咖啡,十分鐘後又緩緩說︰你們華人的想法果然跟我們不一樣。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整個早上都在看拆除吉隆坡富都監獄(也稱半山芭監獄)的新聞及影片。新加坡籍同事站在身後一起看完,然後說︰好可惜,那麼漂亮的圍牆。身處辦公室的我並不能顯露太多情緒,只是微笑。何止可惜,這簡直是一項該遭天譴責的行動。

回顧吉隆坡半山芭監獄的歷史,於1895年建竣,占地10公頃,與吉隆坡黃金三角地帶為鄰。它是1891年時,英國殖民地政府耗資13萬8000令吉興建,內有6排建筑物,其中包括130個囚室。開始階段只可容納600名犯人,擴建可容納2000名犯人。半山芭監獄一直以關收毒販以及執行鞭刑聞名,它還特別設有一個鞭刑地帶(caning area),地如其名,鞭刑並非在室內,而是在監獄外的露天區域執行的。二次大戰馬來西亞被日軍佔領,這裡曾收押了大量英國、澳洲及紐西蘭籍的政治犯。1986年,半山芭監獄處決了因為運毒而被判吊刑的澳洲人Kevin Barlow 以及Brian Chambers,這就是聞名的The Barlow and Chambers execution,是半山芭監獄第一宗處決外國人的案例,舉世譁然,甚至在1988年被拍成四小時的迷你影集Barlow and Chambers: A Long Way From Home (Dadah is Death),2004年的加拿大電影Manners Of Dying,也在片中引述了這宗案子。這項處決同時影響了馬來西亞以及澳洲的外交關係關係長達10多年,澳洲方面說︰沒有人有權力奪走任何人的性命,當時的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則回應︰你應該去跟那些運毒販子那樣說。

死老頭,你當時面對澳洲的那種氣魄後來是被錢吃掉了嗎?

1996年,半山芭監獄把所有犯人搬遷之後就停止使用,有段時間曾作為博物館開放民眾參觀。我中學時曾買票進入,好像是八零吉的樣子。囚室又暗又小,只有一扇小如鞋盒的窗口,囚室牆壁上有不少囚犯留下的壁畫,甚至還有詩句,那畫功那遣辭美麗叫人讚嘆又傷感。也許當身體受到拘束,心上苦痛的翅膀月越能激發無止盡的創作能量吧;在那個照相機還不普及的時代,我沒工具拍下那些畫面,至今仍深感遺憾。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