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過阿嬤纏腳布的star wars系列電影,如何在短短2分鐘13秒內看完,Garrett Barati用樂高玩具創作另類再現全片精華。

Garrett Barati從小就是一個樂高迷,夢想成為一個專業的lego builder。他曾於2004年樂高舉辦的公開招聘活動中,在500個競爭對手脫穎而出,與另外26個樂高達人一較高下。這段期間,他幾乎足不出戶的窩在他姊姊的在小公寓中,不斷抽煙不斷灌咖啡,不斷工作不斷校正設計加強技術,一邊還得煩擾如果他無法得到這份工作會如何,會不會從此落入萬劫不復的谷底,欠債累累餓死流落街頭等可怕後果。

不過最後他真真沒有獲得這份工作,但也沒有欠債累累餓死流落街頭。樂高和他展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他也樂於吃不飽餓不死的繼續宅在家裡與最喜歡的玩具(貨真價實名副其實的玩具)為伍。2008年,他以play nice在lego與Nickelodeon聯合主辦的built by me短片大賽中奪魁,獲得25000美元獎金,為Nicktoons network拍攝一部以樂高設計的片子,就是以海綿寶寶為主題的Don’t Be a Jerk, It’s Christmas。Don’t Be a Jerk, It’s Christmas後在Nicktoons network播放,也在Nicktoons Network Animation Festival展出,Garrett Barati的lego artist名號在網路上在樂高界正式發揚光大。

他最新的作品The Fastest and Funniest LEGO Star Wars story ever told,劇本、電腦技術、影音後製等等由lego本身提供。他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在自己房間的書桌上廢寢忘食的工作。短片一播出即刻獲得廣大迴響,大家最近若點上youtube,不難發現熱門影片排行榜上有這部作品。許多人紛紛留言說不曉得George Lucas看了會有甚麼感受。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從印度回新加坡的班機上,隔壁乘客在筆電上看電影,用眼角餘光看了一下,竟然是「天才雷普利」。

我並沒看過這部電影。大學時姊妹淘們修心理學,其中一堂課是要寫「天才雷普利」的觀影心得。某日我打工結束晃進她們房間,貝卡抬頭看見我直喊Silvana,然後問身邊的西米有沒有覺得我根本就是Silvana。

Silvana是「天才雷普利」裡的一個小配角,被Dickie欺騙感情搞大了肚子,最後溺水自殺死掉。大概是因為我那陣子的髮型穿著,那年夏天我把頭髮剪得很短,只比王菲唱天空時稍微長一點,總穿一件棉布背心加色彩斑蘭的過膝裙,搭一雙白布鞋或者涼鞋。

無論如何,她們管我叫了一個夏天的Silvana。同個夏天,我在還沒淪為一夜情大本營的蛋捲廣場申請帳號,順手取了silvana,不過那時拼音拼錯,寫成sawana。在詩版散文版發表了一些稚嫩的文字,有個才華洋溢的學長給我寫了一些信,我也回了一些,一來一往就從occasionally變成了permanently。那時的我,還不曉得有些人只能交流不能交心,有些情感只能去愛不能依賴,有些關係只能在距離之外不能在現實生活中存活。然後後來其實也沒有發生甚麼,只是時間了無痕跡的在推進。我畢業離開台灣,帳號死掉,學長以及很多其他人也消失了。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N8345.JPG

照片是在飛機上照的,飛機穿過喜馬拉雅山,雪尚未完全融化。國際漫游在當地起不了作用,與外界全然失聯。再萬能如iphone也只剩下鬧鐘及打電動的功能。

無收訊無妨無礙,並沒有什麼人會找我。只擔心母親找不到人又捉狂,我對她說是去香港出差。後來想了想可以說去大嶼山吃素或者在大澳開會,記得之前去那邊時訊號也很弱。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astrud gilberto是bossa nova界永遠的The Girl from Ipanema,那Monica Zetterlund就是爵士樂迷心中永遠的Debby。

出生於瑞典Värmland的Monica Zetterlund (September 20, 1937 – May 12, 2005)原名Monica Nilsson。她的爵士樂生涯由邊聽唱片電台邊學邊唱開始,純粹跟著旋律、節奏及感覺,她完全不曉得歌到底在說甚麼。

但是美好的聲線可以征服全世界,除了演唱瑞典民謠及爵士樂,Monica Zetterlund一生與無數國際音樂大師如 Louis Armstrong, Bill Evans, Stan Getz, Steve Kuhn & Quincy Jones等合作過,她也是北歐爵士(Scandinavian jazz)界大師Georg Riedel, Egil Johansen, Arne Domnérus, Svend Asmussen及Jan Johansson等的愛用歌者。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狐步舞班的同學凱文說了一個可怕的夢。

十年前,他們一家四口還住在政府組屋,他的房間面向對面組屋區,而他的床就放在窗邊。那是搬進去的第一天,,晚上入睡時天氣如常炎熱,他開著窗沒有拉上窗簾。入睡不久他置身夢境裡面,清清楚楚得看見對面組屋區頂樓,有一個老太太從直直跳下來。然後那位老太太的臉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清晰。然後他就醒來了。

我啊了一下,問他所以這代表甚麼呢。他說笨蛋,表示那位老太太越來越靠近,靠近得直到貼近他的窗口邊。他們在搬進去之前就曾聽說,這一區的政府組屋以有人定時跳樓自殺而聞名。後來他也並沒有再夢見那個老太太,沒多久他們就搬進現在居住的公寓了。

當下聽了這個故事,心裡一直想著可以這個夢寫進小說中,開始想像老太太在空中飛舞。但當回到家,打開房門,忽然用力的打了一個冷顫。幹,我的房間格局跟凱文形容的夢境一模一樣。我是徹頭徹尾得膽小鬼,晚上入睡前,沒如常關燈拉開房間窗簾,把整個房間開得燈火通明如百天般才閉上眼睛。不過一夜平靜還差點睡過頭,也許老太太在別人夢中忙吧,請您務必繼續忙下去拜託您了。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了解我不了解,像Louis Katzman這個可稱得上當代流行管絃樂大師的出色音樂家,在網路上竟然只有那廖廖幾筆有關他的資料,其他出現時只屬陪襯角色。我搜尋了中英法德巫幾種我能閱讀的語言網頁,比較完整的只有以下這段描述:

「Sadly (very) little recalled now, the Louis Katzman Orchestra was extremely popular all through the 1920s. They played and recorded under a great many pseudonyms.」

於是我知道的只有,IBDB(internet broadway database)曾提及他曾指揮及編曲的音樂劇作品如下:The Time, the Place and the Girl (1942), Nikki (1931), White Lights(1927), Ziegfeld Follies of 1927(1928),The Cocoanuts(1927),Mercenary Mary(1925)。他及他的樂團曾以Anglo-Persians Orch. (ca. 1927-1930), Atlantic Dance Orchestra (ca. 1920s),  Biltmore Club Orch. (ca. 1929), Brunswick Salon Orchestra (ca. 1931), The Castillians. (1927-1934), Jazz-O-Harmonists, Louis Katzman Colonial Orch. (ca. 1929), Louis Katzman Concert Orch. (ca. 1930), Louis Katzman Brunswick Orch. (ca. 1929), Louis Katzman and His Orch. (Mostly 1934)等團名在美國四處演出,以及錄製了81張唱片。知道網路上還有為數不少的族群喜歡並珍惜著他對音樂的貢獻,大家異口同聲說只要是他的名字出現在唱片封套上,無須猶豫直接買了,一定是讓人無法抗拒的好作品。

於是在我找到書面資料之前,暫時還無從知道Louis Katzman如何接觸音樂,如何找到他的繆思,如何成名,他如何組織他的樂隊並如何練習,如何在同樣的音樂理念上共同努力,而隨著與音樂密不可分的舞蹈一起豐富彩繪了整個時代。我只能從他美麗的旋律以及巧妙靈動的編曲中,想像那個世代的年輕人,把黑膠唱片放在留聲機上,跳起當時流行的Swing 以及Charleston,燈光樂聲中可愛女子的流蘇裙搖曳仿若煙火,她們都有著如葛麗泰嘉寶及葛瑞思凱莉那般不可方物的笑容。想像他如何教他的兒子Henry彈琴,認識五線譜,微笑看著他兒子為George Gershwin擔任鋼琴伴奏。爾後Henry寫出We Could Make Such Beautiful Music Together, Delilah, Keep an Eye on Your Heart及Starlight Sonata等流行曲,是否受到了他的鼓勵,他們父子的關係是否良好是否親密。他也許喜歡小鹿斑比,或者也許喜歡Henry為小鹿斑比原版動畫譜寫的Thumper Song以及Twitterpated。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好幾個案子都有剪到荷莉貝瑞主演的「紅顏血淚」(Introducing Dorothy Dandridge) 。

我對音樂性豐富的電影超沒抵抗力。從前剪到「夜戀」(evening),「夢幻女郎」(dreamgirls),「傳奇惡女」(The Notorious Bettie Page)等都如此,不由自主的反復重看可能已經看了上千次的歌唱跳舞畫面,或只是純粹拉到該處聽音樂,然後沉浸在被音樂牽起的單純又飽滿的情緒裡。必須強逼自己起身去泡杯錫蘭紅茶,或換剪另一個案子,才能恢復工作思維。常常導致淪為看電影的時間比剪案子的時間還多,罪不可赦。

「紅顏血淚」(Introducing Dorothy Dandridge),如其英文片名,說的就是Dorothy Dandridge這個50年代紅極一時的黑人女明星。她優秀的歌藝及獨特的舞台魅力,風靡了當時以白人為主流的娛樂圈,也創造了許多非白人人種的第一次:成為第一個入圍奧斯卡影後的黑人,第一個登上life雜誌封面的黑人,第一個在紐約waldorf Astoria飯店表演的黑人女星。甚至也讓在電影裡扮演她的荷莉貝瑞,成為第一個獲得奧斯卡影後的黑人女星。

Dorothy Dandridge於13歲開始和妹妹vivian搭檔,以The Dandrige sisters的名義在歌廳演出。後來Dorothy單飛,在一些電影中擔任一些不重要的角色,因緣際會被音樂經紀人,也是她終身好友的Earl Mills發掘,安排在各大夜總會巡迴演出,名聲遠揚,演出場場爆滿,大家都想一睹Dorothy Dandridge的風采。雖然夜總會算是她演藝生涯的起跑點,但有資料指出,其實夜總會歌舞表演是她最討厭的表演地點及方式,而且常常會有演出前恐懼症。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圖片來自 http://www.josephtina.com/blog/?p=156&cpage=1,自己拍的上傳了再替換。)

甜蜜的負荷

已經是第三次到澳門。趁空檔觀光,走遍澳門各大教堂古蹟,觀光客的相機一台比一台大,鏡頭一個比一個長,煞是驚人。

踴躍拍照的男性觀光客身邊,通常都會站著或坐著一個女子,大致上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意興闌珊的坐在一旁,或玩手機或打呵欠,邊等男朋友第三十次對焦,對四十五次調整光圈,第五十次重拍自己想破頭也不知道有甚麼好拍的爛花爛草爛風景 (親耳聽到的對白之一)。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月從阿姆斯特丹回新加坡的飛機上,看完Lev Yilmaz的系列短片Tales Of Mere Existence,心裡即刻給荷蘭皇家航空娛樂系統的策劃一個大鼓掌,選得太妙太有眼光了。

Lev Yilmaz是來自舊金山的獨立電影工作者、漫畫家、作家。2002年起,他開始發表Tales of Mere Existence,以極簡單的靜態動畫,配上生活化的題材、一針見血的對白,擄獲了跨年齡層讀者觀眾的喜愛,許多人都用"bleakly hilarious"來形容他的作品 。Tales of Mere Existence系列除了讓他揚名不少獨立影展,也讓他在youtube上建立了極廣的粉絲群,截止2007年11月,他的lev頻道是youtube上訂閱排名的第69名。

Tales of Mere Existence的創作靈感來自克魯索導演的電影The Mystery Of Picasso。在這部被法國政府視為國寶級電影的紀錄片中,記錄畢卡索如何以生動的線條,在畫紙上迅速遊走和變形,創作20餘幅畫的詳細過程。而Lev Yilmaz的表現方式及創作概念則如同短片名稱Tales Of Mere Existence,「生活就是醬啦」為中心,紀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例如在公車上要怎麼坐才會顯得有男子氣概,用黃瓜來測試自己是不是同志,和女朋友分手的64個步驟,全世界最好的書(讓我想到師大水準書局的老闆),為了把忙碌日程處理完而衍生出的其他800件雜事,加上他自己配的即無所謂無感情又無奈的旁白,一整個就是有趣又心酸到不行,讓觀者點頭如搞蒜:對啊,生活就是醬啦。

2009年9月,Lev Yilmaz正式發行其第一本著作"Sunny Side Down",目前尚未有中譯本。下面附上一些youtube檔案,Lev Yilmaz個人網站請點這裡,他2月份的新作是"How You May Fall For A Girl On Facebook"。當然,你無任歡迎上youtube搜尋Tales of Mere Existence,為他衝點閱率。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at if, sometimes movies don't finish the way we'd like?

How It Should Have Ended,簡稱HISHE,源自Daniel Baxter及Tommy Watson這對哥倆好,每每看完電影返家,就開始討論並訕笑電影結尾的各種可能性。久而久之Daniel想說,不如我們用動畫來編造自己喜歡的結局吧。曾與Daniel合作過的Tina Alexander也加入了這個企劃,他們小試牛刀的第一部HISHE短片,就是基努李維主演的經典科幻電影駭客任務。

2005年7月,HISHE正式誕生。短短一個月內,口碑迅速傳開,樓上告訴樓下左邊告訴右邊前面告訴後面中間告訴對角線,風靡了整個年輕網路群,榮登了好幾次熱門網站的特別介紹以及電台訪問。2006年,HISHE以How Superman Should Have Ended獲Spike TV頒發"Best Internet Parody"(最獎網路仿諷短片) ,短片同時也在 MTV® Comedy及Hollywood Improv電視頻道播放。從2009年9月起,HISHE與starz digial media開拓合作關係,並定期每月發表一則新動畫。

當我看到How Twilight Should Have Ended的 長生不老吸血鬼edward,背著已經老態龍鍾的bella,說出劇中的經典台詞:「Hold on tight, spidermonkey.」,一整個笑翻了。

isv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